有趣的线路。






2025年8月16日,全队于10点35分开始徒步,11点50抵达第一个山顶(海拔1570米),稍作休息后拍完第合影后出发;13点到达信号塔(海拔1620米)下的坪地吃午饭;13点20出发14点20分抵达黄花梁(海拔1620米)。
一路花开,景色俊美,山脊道路舒缓,大家愉快的拍照,欢声笑语不绝于耳。
都说黄花梁名不虚传!
特别感谢我们的领队,把自己的登山杖给我们用,下山的时候还把手套给了我们家小孩!这样才可以顺利的下山!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,下山的时候还是有难度的,加上我们的鞋子还不是特别的防滑。一路上还是有惊险的!还好有领队的一路照顾!
不过总体来说风影优美,值得感受。
就是以后再参加,务必买防滑鞋,登山杖,以及带充足的水!
濂泉响谷微游记
山门一入,城市的喧嚣仿佛瞬间被卸下肩头,清凉水汽裹着草木气息扑面而来。峡谷如一条幽深翠绿的走廊,两壁苍岩耸立,浓荫蔽日,几乎滤尽了正午的炽热。谷底清溪始终相随,时而潺潺低语,时而哗啦啦奔流,一路蜿蜒欢唱,像是大地脉搏的清晰律动。
我领着队伍穿行其间,溪水漫过几处石阶,大家嬉笑着互相扶持踩过。孩子们在浅湾处惊喜地捧起溪水,水珠在阳光里跳跃;拄杖的长者立于潭边,俯身贴近石缝间一株倔强的野花,快门轻响,仿佛要摄走整个山谷的野趣精魂。
青苔漫上石阶处,我总要驻足提醒:“慢些,石头滑。”而目光却不由自主被岩壁吸引——那上面悬挂着条条银亮水线,不知疲倦地滴落,敲击着下方深潭,叮咚声清脆入耳。这水珠自山岩深处渗出,又归于幽潭,循环如常,倒映着天光云影,也映照着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的过客。
当终于走出峡谷,身后水声渐渐渺远,如同山谷合拢了它绿色的门扉。溪流带走了暑热,而山谷却悄悄将某种安宁留在了每个人心里。濂泉响谷,不只涤荡了尘嚣,更让我们在自然脉动中,重新拾回了那个清澈如泉的自己——原来所谓清凉,竟是灵魂深处的澄澈与舒展。
领队手记
峡谷清溪如向导,引着我们拨开尘世的喧嚣。孩子们的笑语溅起水花,长者的静观沉淀了时光,而年轻镜头捕捉的野花,正是自然赠予不期而遇者的勋章。我立于青石之上,听水珠滴落深潭,那叮咚声仿佛在说:喧嚣终将退潮,唯有山水的脉搏,能引渡迷失的旅人归返内心的清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