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初雪后的北京阳光明媚,一只可爱的小狐狸频繁出没于门头沟的潭柘寺,它时而安卧于寺庙香炉前,时而拖着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景区游荡,它成为潭柘寺的新晋“网红”,为庄严的寺庙增添了一份谐趣。
潭柘寺坐落于群山环绕之中,赵朴初曾为寺院所书楹联:“气摄太行半,地辟幽州先。”这副楹联说的正是那句俗语:“先有潭柘寺,后有北京城。”这座千年古刹,建于西晋,兴盛于唐,是当时幽州地区最大的皇家寺院。从金代以后,每个朝代都有皇帝到这里来进香礼佛。
明清时潭柘寺得到皇家的格外青睐。助朱棣夺取皇位的重臣姚广孝,曾到潭柘寺隐居修行,据说当年修建紫禁城的时候,作为设计师的他,从潭柘寺的建筑与布局之中获得了不少灵感。
明代宣德、弘治、正德以及万历年间都由朝廷拨款对潭柘寺进行大面积整修和扩建。宣德年间,“孝诚皇后首赐内币之储,肇造殿宇”,对潭柘寺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;明英宗敕建戒坛,御笔“广善戒坛”,且“颁大藏经五千卷”于潭柘寺;嘉靖皇帝钦命达观大师为潭柘寺住持,达观大师经常奉诏进宫为皇室讲经说法,进一步加深了潭柘寺与朝廷的联系……
清代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等帝王多次到潭柘寺进香礼佛,留下了众多墨宝和故事。在行宫院的中间是著名的流杯亭,这座流杯亭名叫“猗玕亭”,“猗”指带水的美妙玉石,它是根据我国古代曲水流觞的习俗而建造,两旁有楹联:“石山水流动皆静,云间山出幻且宁。”
流杯亭旁的铭牌上刻录了乾隆所作《猗玕亭》一诗:“扫径猗猗有绿筠,频伽鸟语说经频。引流何必浮觞效,岂是兰亭修禊人。”曲水流觞原本是在每年的三月三进行临水沐浴,除灾求福的活动,随着历史的演进,这种祛除不祥的活动就渐渐和春游联系在一起,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了出游赋诗饮酒赏景的风雅之举。
这座流杯亭,油漆彩绘,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,石面上刻有一条弯曲盘旋的石槽,宽深各十厘米,它所构成的图案另有玄机:乾隆皇帝来到潭柘寺时入住行宫院,皇帝住在北边高高的正房之中,而大臣们在南侧等候,亭中的图案从南向北看是龙头,可是从北向南看却是虎头。这正应了一句话:君看臣为虎,臣看君为龙。同时图案还能起到保护院落的作用,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说法,叫做“龙虎把门,不劳四大天王”。
潭柘寺规模宏大,坐北朝南,九百多间殿堂房屋分东、中、西三路布局,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毗卢阁为中轴线:穿过山门,是天王殿,在其后便是最为气派的大雄宝殿。不过寺内令人流连忘返的,还是大雄宝殿后庭院内的几株参天古木,尤以两棵娑罗树和两棵高大的古银杏树最为抢眼。两棵娑罗树已有六百年树龄,原产古印度,十分罕见,康熙皇帝曾有诗云:“娑罗珍木不易得,此树惟有月中有。”
最高大的古银杏树相传种植于唐代贞观年间,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,被乾隆封为“帝王树”,这是皇帝对树木御封的最高封号,清代曾有诗云:“潭柘寺前帝王树,至今车盖尚童童。千年王气消沉尽,香火空繁三月中。”
有趣的是,树下铭牌还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清朝每有一位皇帝登基,从树的根部就会长出一枝新枝干来,与老枝干合为一体生长;每当有一朝皇帝驾崩,便会从这树上掉下一棵树杈,因此这棵古银杏树可以说是见证了清王朝的兴盛与衰落。
上世纪60年代初,末代皇帝溥仪来潭柘寺游览,当他走到这里的时候,用手指着西侧的矮小树枝笑着说:“你们看这棵小树干就是因为我不成材,所以它才长成了歪脖树。”
朝代更迭,饱经风霜,千年岁月带给潭柘寺绚丽的色彩以及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古刹天寿庵交通 古刹天寿庵介绍 古刹天寿庵攻略 潭柘寺交通 潭柘寺介绍 潭柘寺攻略 潭柘塔林交通 潭柘塔林介绍
更多千年古刹潭柘寺里品诗情画意相关问题
问题:北京下雪哪儿好看啊到底
回答:您可以在携程网办好租车的前期手续,要求公司把汽车放到车站或者机场交接。 详情 >
问题:去过北京几次,长城天安门故宫王府井西单著名的地方都去过了,有没有值得一去的小众景点
回答:背包: 背包的大小要看出行路线远近而定,一般在本市周边出行30升左右即可。如果做长途出行的话,MM们要有一个55升左右的背包,GG要有一个65升以上的背包;在选择购买背包时一定要反复背试(最好可以有负重测试)并且一定要向有相关技术的营业员请教背包的正... 详情 >
问题:北京最有名的观赏银杏叶的那条街叫什么来着在哪里
回答:携程上卖,不过没有单独卖门票的,而是和讲解服务等绑在一起的。目前线上无颐和园单独的景区大门票售卖,如有需要请到颐和园景区售票处现场购买 详情 >
问题:国庆期间参观时间有没有调整,想70年大庆去国家图书馆,感受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
回答:冷空气过后,气温有所下降,白天秋装即可,如毛衣+外套,根据个人体质,酌情带薄呢外套或轻薄羽绒服。天气预报见下图。 详情 >
问题:春季到哪里旅行最好?
回答:平时都是开放的,自由进出,如果组图还是得提前联系下 详情 >